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。本来叫书,到了汉代改名为尚书意为前代之书,也叫书经。现有版本的内容是混合的。2008年,在清华竹简中发现的书尚书证明了传世的书尚书确实是伪书。相传尚书为孔子所编。孔子晚年潜心整理古籍,收集了从古尧舜时期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。经过精心整理,选出了100篇,这就是100篇的由来尚书。
古人总是赞美古圣先贤,称孔子为“圣人”。因此,尚书一直被古代社会奉为经典,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。据传说,尚书遭遇了三次灾难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颁布焚书令,禁止民众藏书。人民收藏的诗词、书籍、百家著作,都要送到官府集中焚烧。秦代焚书给尚书的流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,几乎所有尚书的原版都被烧毁。
5、为什么说《 尚书》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?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集合。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的形成。书中的文章可以分为两类:背单词和记叙文。作品结构逐渐完整,具有一定水平;一些叙述是文学的、模态的和比喻的。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散文,继承和发展了散文,影响了后世诏令和章句的书写。对“赵策”、“班异”、“张彪”、“耍气”、“辩对”、“秘书”等文体的形成也有影响。
6、为什么 尚书不仅是书也是古代的官职?"尚书"是儒家的五经之一,而你提到的官职尚书在战国时期还被称为“掌书”,齐秦两个朝代都置之。秦是一个600石的低级官员,在寺庙里发布文件。尚书意思是给皇帝下达批阅文件的命令,所以就成了官职。应该说古代有书尚书的,应该没有问题。另外,尚书也是古代官职。如果加上书名,应该代表一本书。如果不加书名,应该代表官方立场。应该说什么,要看他有没有加书名?
7、什么是《 尚书》?zhǎng:古“掌”。古代掌管官职的是商,如尚书、商鞅等,二、商的词组合:甲商、商志、台商、尚书、奢商上卿、上元、上主、上兴、上然。一、词源演变:二、《说文解字》:文言版《说文解字》:商、曾野,就几个。从八点到声音,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尚,曾,约之。字形以“八”为边,“象”为音边,三。相关词汇:1,尚书 I和公文:★★★TJ公文的概念和含义即公文,是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、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,用于进行公务活动。含义:1,公文组建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;2.公文形成的文章是行使职权,实施管理;3.公文是具有法律效力和标准样式的文书;4.公文是公务活动。2.商代晚期: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献档案;3.西周:设立专门的文书管理机构和官员起草文书;4.“尚书”是我国最早的政治文献汇编;5.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确立的时期,秦朝出现的“书”和“戏”,是中国最早的散文。6.汉代及以后出现章、表、疏、议、悟,官与官之间转书、俗、刺、议等骈文,并书写令、令、规、教等其他文字;7.1912年1月,临时政府规定公文可分为令、议、呈、示、表五种。
文章TAG:公文 写作 尚书 尚书为什么是公文写作